按照与美国医学科学院签署的合作备忘录,中国医学科学院作为全球健康长寿大赛的中国境内赛区,在2020-2025年连续开展六届“中国健康长寿创新大赛”,每年在全国范围内评选出30名获奖者并给予每人40万元的经费资助,同时获奖者具有进入后续阶段国际奖项的评选资格。截止至2023年,已组织开展了四届中国健康长寿创新大赛,选拔获奖项目120项,其中一等奖12项,二等奖36项,三等奖72项,累计资助金额4800万。开展四年来,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聚焦老龄化、创新驱动、率先行动的示范性大科研计划,大赛覆盖全国22个省市产学研的不同领域。在国际层面,通过组织获奖项目代表参与健康长寿大赛创新者峰会等活动,向全球展示了我国应对老龄化的科研进展及行动方案。
一等奖:
项目名称:基于柔性pH传感技术的智能喉罩
项目负责人:夏敏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
项目简介:老年危重症患者手术麻醉的安全实施,临床上常选择喉罩进行老年患者麻醉气道管理,但潜在的反流误吸风险限制了其使用。项目团队创新将pH、温度等柔性传感技术应用于医疗气道领域,并与物联网、云通信技术等相结合,研发一种基于生物相容柔性传感技术的智能喉罩:利用检测信号数字化实时输出/显示/报警系统、传感器、模拟前端(AFE)、多通道信号放大器芯片(含数模转换器ADC),进行数字信号处理把检测结果数字化。
项目名称:冠心病外科一体化精准诊疗系统
项目负责人:于洋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项目简介:非体外循环搭桥手术(OPCABG)是治疗老年冠心病的主要方式。我国OPCABG诊疗过程标准化、智能化、一体化程度存在不足,整体诊疗质量遭遇“瓶颈”。为了进一步辅助手术精准化实施,该项目拟通过激光雷达,提高可穿戴式MR导航设备的精准性,以此实现针对跳动心脏的搭桥靶点导航,实现术前规划的精准平移。采用激光散斑技术加强质量控制,保证血运重建疗效。将上述成果整合为冠心病外科一体化精准诊疗系统,以冠心病患者区块链病例资料数据库为数据基础,以可穿戴式设备为终端形态,从而实现冠心病外科全程一体化、智能化诊疗。
项目名称:基于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失能老人多元化“照护银行”研究
项目负责人:李惠玲 苏州大学
项目简介:失能老人照护的专业化队伍严重短缺问题日臻凸显。该研究拟在前期已研制的失能老人长期护理评估标准和居家照护服务流程的基础上,构建一个多元化“照护银行”资源库,研制在线培训课程和激励币种,畅通“照护银行”各要素间的流通机制,开发智慧管理平台,并尝试试点运行,评价其可行性和有效性,从而创新适合我国失能老人的有效照护管理机制,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项目名称:基于OLIF/MIS-TLIF为核心的微创治疗体系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弯研究(OTM-DLS)
项目负责人:吴浩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项目简介:微创斜外侧入路腰椎椎体融合(OLIF)以及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融合术(MIS-TLIF)均是微创的手术方式,手术创伤小,已被用于治疗腰椎间盘退变性疾病,但尚未用于治疗腰椎退变性脊柱侧弯。本研究的主要目标在于分析基于OLIF/MIS-TLIF为核心的微创治疗体系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对比基于OLIF/MIS-TLIF为核心的微创治疗体系和传统腰椎后路经椎间孔椎体融合术在安全性及有效性方面的差异。明确微创治疗体系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弯的可行性,并建立退变性腰椎侧弯的技术标准。
项目名称:鼻腔支架-老年人睡眠呼吸障碍解决方案
项目负责人:梁力 诺思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项目简介:老年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是一组于睡眠期间反复发作的低氧、高碳酸血症、酸酸血症,可引起心脑等多器官损害的临床综合症,具有一定潜在危害、患病率高、合并症多,易发生夜间病情恶化及夜间卒死。该产品主要解决因鼻炎、鼻窦炎等结构性鼻腔狭窄引起的阻塞性睡眠问题。针对老年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临床治疗需求与弊端,设计新型鼻腔支架,该鼻腔支架被压缩伸入到鼻腔内后可自动回弹,并牢固地附着在鼻腔内壁,有效改善患者的通气功能,助力睡眠健康。
项目名称:腹膜透析即时加热和流量监测设备的研发
项目负责人:董捷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项目简介:腹膜透析为居家治疗,它简便有效,生存率无异于血液透析。然而,腹膜透析主要依赖手工操作,需要采用加热透析液、称重透析液,计算超滤量,极大程度地限制患者活动时间和范围,影响其生活质量。当前国际上普遍采取自动化腹膜透析机解决腹透液加热和流量监测问题。但治疗期间透析管路连接患者身体,限制其活动;设备不便携带;设备和耗材费用高昂,难以推广普及。因此,我们欲研发腹膜透析即时加热及流量监测设备,免除患者透析液加热和手工称重的步骤,每次透析操作可节约40分钟,有利于患者提高其生活质量。
项目名称:环境致病因素与健康老龄化:环境暴露组学系统化研究
项目负责人:许群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含中国医学科学院微循环研究所)
项目简介:随全球老龄化进程加快,老年人群疾病负担加重。暴露组是指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各种环境因素总和,探讨其对老年人健康影响至关重要。该项目基于团队前瞻性队列基础,融合多种技术定量测量暴露,利用贝叶斯核机回归等统计方法,探索多暴露与老年人多种健康结局的关联。预期形成老年人群健康效应评价体系,提出环境污染物防治政策建议。
项目名称:针对老龄化的心血管植入体核心材料—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的合成及其性能评价
项目负责人:欧阳晨曦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项目简介:为研制国产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医用级TPU弹性体,该研究结合文献、专利和现有聚氨酯工业生产的经验,通过逆向解析TPU弹性体的化学结构,探索合成配方等方式,将材料加工成人工血管及瓣膜等下游产品,以验证在医疗器械生产过程中的可加工性能和力学性能,预期达到同现有进口TPU产品相当的力学性能。
项目名称:新型经脉络膜视网膜下注射装置的研发
项目负责人:赵潺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项目简介:视网膜退行性疾病是重要致盲性眼底疾病,以视网膜下注射基因治疗药物为主要治疗方式。视网膜下注射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实现:经玻璃体微针注射和经巩膜脉络膜视网膜下注射。前一种方式依赖昂贵的手术设备和较高手术技巧,而且有引起玻璃体出血、视网膜脱离等风险;后一种方式创伤较小且不依赖玻璃体切割设备,国际上已有少数企业研发成功,但手术难度和风险仍较高。基于该团队发明的国际原创的脉络膜上腔(suprachoroidalspace,SCS)注射技术,该项目拟在此基础上进行技术拓展,开发新型经脉络膜视网膜下注射装置,该装置具有安全有效、微创、操作简便快捷等优势。
项目名称:基于脑网络功能调控的围术期神经-血管耦合联合监测在老年认知功能障碍诊断治疗中的应用
项目负责人:田莉 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
项目简介:由于脑功能退化,老年人特别容易出现围术期神经认知障碍(PND)。但临床实践中仍缺乏标准的预防或治疗策略。神经元活动和血管反应间的相互作用是维持大脑稳态的关键。神经血管耦合是局部脑血流随神经元活动而变化的过程,包括PND在内的许多脑损伤相关疾病与神经血管耦合障碍相关。功能近红外光谱(fNIRS)、脑电图(EEG)与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相结合,可以准确、全面、实时地监测大脑活动,有效弥补了单一方法的局限性。该项目拟通过fNIRS-EEG/fMRI联合监测112例非心脏非颅脑手术且需要全身麻醉的老年患者围术期神经血管耦合情况,用以辅助判断术后出现PND亚型的风险及可能出现的认知阈损伤,并预测未来可能加速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的人群,为PND的标准化预防和治疗奠定基础。
项目名称:心衰和心脏性猝死多元可穿戴式产品的医工转化和风险预警模型构建
项目负责人:邹彤 北京医院
项目简介:该项目针对“高发病、高风险、高死亡、高致残”的心衰和心脏性猝死预防的主动健康管理重大需求,利用院内外大数据建立预警模型,依托前期医工产品和技术,通过临床研究验证预警模型和多元无创可穿戴式移动产品的有效性,转化落地,为辅助诊断、指导治疗奠定基础。以北京医院为中心、以其链接的“中国疾控中心(CDC)-急救中心-三级医院-社区-居家”为辐射范围,初步建设系统联动大数据分析管理平台示范样板。
项目名称:老年患者肿瘤分子特征分析及临床诊治研究
项目负责人:李文斌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项目简介:老年人是恶性肿瘤的好发人群,常伴有器官功能衰退和多种合并症等特点,患者生存期更短,预后更差。老年患者与年轻患者在肿瘤组织学亚型分布,肿瘤分子变异特征方面均存在差异。筛选老年患者从靶向治疗中获益的潜在人群,评估治疗风险以及治疗后的预期效果,制定精准个体治疗方案,是应对老年肿瘤的当务之急。该项目通过收集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2013年-2023年肿瘤患者1000例,进行老年实体瘤患者基因组突变谱特征分析,联合患者临床预后信息构建具有预后意义的分子亚型,探究我国老年人群在常见肿瘤(肺癌、乳腺癌及结直肠癌)中与年轻患者相比在病理特征、分子表型及预后因素方面的异同,从而辅助临床为提供更合理个体化治疗方案,改善老年肿瘤患者预后。
二等奖:
项目名称 |
负责人 |
申报单位 |
智能裸眼3D虚拟场景康复系统研发及产业化 |
李乐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基于心血管腔内影像及人工智能计算的血流储备分数多模态融合系统开发 |
李晨光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社区慢性肾病人工智能诊疗系统建立及应用 |
杨莉 |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
基于冷冻消融系统的去交感神经器械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研发与应用 |
沈雳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新靶点新机制快速抗抑郁候选药YH-200 |
张永鹤 |
北京大学 |
多糖化合物IMM-021治疗骨关节炎的骨保护机制研究 |
张海婧 |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
脑积水相关可逆性老年痴呆病的诊疗评估及手术治疗 |
魏俊吉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口腔微生态与全生命周期人体健康 |
王媛 |
浙江大学 |
微生物肠道菌群检测与老年人健康管理 |
张鑫磊 |
苏州协云基因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OLIF/MIS、TLIF为核心的微创治疗体系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弯研究(OTM- DLS) |
吴浩 |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探索核磁共振加速器基础上的立体定向放疗治疗前列腺癌的急性毒性和近期疗效的前瞻性II期研究 |
卢宁宁 |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
人工智能辅助CDK12抑制剂研发系统建设与应用 |
马飞 |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
I类新药艾托莫德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机制研究及创新药物研发 |
金晶 |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
治疗靶向药物皮肤毒性反应的中药TDX105的新药制剂研发 |
田爱平 |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
脊柱融合书中用自体骨颗粒制备和收集系统的研发 |
陈赞 |
宣武医院 |
中国人群健康长寿的关键路径与实施策略研究 |
施小明 |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所 |
胸腹主动脉瘤精准诊疗体系构建及应用 |
郑月宏 |
北京协和医院 |
非药可助——轻度认知障碍的社会工作整合干预循证研究 |
陈虹霖 |
复旦大学 |
靶向TRIB3的健康长寿慢病干预多肽药物研发 |
吕晓希 |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
多维度传感器支持的老年人躯体功能智能评估系统的开发及应用 |
孙超 |
北京医院 |
引导骨再生膜的壳聚糖电纺丝膜降解速率与调控方法研究 |
苏恒洁 |
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 |
新靶点新机制治疗低钠血症的候选药25a的研究 |
杨宝学 |
北京大学 |
脑状态定量测量及神经反馈干预技术用于老年患者围术期神经认知障碍的应用研究 |
郑晖 |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
电磁导航与CT引导在肺癌热消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及前瞻性队列研究 |
赵亮 |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
级联靶向型多功能人工分子伴侣用于协同治疗阿尔兹海默症的研究 |
黄帆 |
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 |
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术后主动监测和精准化干预策略:基于微小残留病灶预测患者预后及术后放疗获益人群 |
惠周光 |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
基于冠脉内靶向亚低温治疗系统在急性心肌梗死救治中的应用研发 |
裴志强 |
太原市中心医院 |
小型低成本AI数字化CT系统的研发及产业化 |
夏启胜 |
中日友好医院 |
基于5G通讯的多模态自适应的乳腺癌新辅助治疗后pCR判定 |
袁芃 |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
基于神经介入技术的自体血低温脑损伤神经保护系统研制 |
李明 |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脆性骨盆骨折前环内支架系统研发和生物力学研究 |
梁永辉 |
航天中心医院 |
可降解镁镓合金屏障系统的研发及口腔引导骨再生临床应用转化 |
周建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 |
一种冠脉光交联原位自然血管支架系统的研发 |
陈涵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老年骨力学适配的个性化口腔种植体材料研发和应用策略研究 |
陆尔奕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
血管内取栓治疗大核心梗死后循环大血管闭塞的随机对照研究 |
李传辉 |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基于全基因组的全麻药物靶点筛选新策略 |
陈雪梅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
三等奖:
项目名称 |
负责人 |
申报单位 |
连心智能放疗云平台 |
章桦 |
北京连心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改善阿尔兹海默症工作记忆功能的个体化精准磁刺激关键技术研究 |
王贺 |
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 |
新型短肽自组装水凝胶-靶向药物递送系统 |
李靖涛 |
中日友好医院 |
癌性疼痛防治中医方案 |
冯利 |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
基于CSI的老龄人群呼吸率心率睡眠监测系统 |
谷雨 |
合肥工业大学 |
3D影像融合技术介导机器人在老年骨关节疾病中的应用 |
肖若秀 |
北京科技大学 |
靶向ULK1磷酸化动态修饰的创新型抗帕金森病候选药物研究 |
欧阳亮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一种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椎体成形术创新——新型弯角椎体成形系统 |
林红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抗淋巴瘤PI3KHDAC双重抑制剂PH-20的开发 |
许恒 |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
苯并五元杂环类化合物XST-125的延寿作用研究 |
薛司徒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
针身绝缘中医针灸针具制备与临床前安全性、有效性研究 |
李天昕 |
北京科技大学 |
基因增强的间充质干细胞对于肝脏损伤和肝脏衰老的效果 |
蔡雨生 |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
激发主动持续健康运动的STICK策略模型研究 |
耿茜 |
南京城市学院 |
中国老龄人口性健康跨学科研究 |
邹华春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公共服务信息化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及其提升对策研究 |
武文杰 |
暨南大学 |
老年人跌倒风险预测模型构建与干预策略研究 |
傅涛 |
天津体育学院 |
垂体腺瘤诊治新策略及预后评估:基于医疗大数据和AI的研究 |
冯铭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互联网 全人、全程、全周期的慢病管理 |
温尔刚 |
四川省人民医院 |
基于内镜下内翻缝合技术的早期胃癌治疗的新策略探索 |
杨东杰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基于AI复合模型的图像识别方法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中应用研究 |
吴斌 |
北京协和医院 |
5G移动卒中防治系统建立与应用 |
郭秀海 |
宣武医院互联网医疗诊治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
载VEGF的三羟基黄酮-铜离子配合物微米花的制备及其促血管生成中的应用 |
王晓莉 |
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 |
老年性白内障晶体甚高频超声全景成像与自动测量技术的研究与实现 |
周盛 |
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 |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脊柱健康风险管理边缘计算平台 |
段婉茹 |
宣武医院 |
抗脑胶质瘤PI3K抑制剂XH-30等开发 |
张可辉 |
医科院药物所 |
一种不限于佐剂产能等经济型带状疱疹重组亚单位疫苗 |
刘存宝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 |
回弹式后巩膜加压装置治疗高度近视眼底病变 |
戴荣平 |
北京协和医院 |
一种新兴基于人工骨填充等球囊金属支架椎体成形系统研究 |
郭谦 |
北京科仪邦恩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 |
具有生物活性的抗生素型脊柱骨水泥产品研发 |
张凯 |
北京邦塞科技有限公司 |
开口支架系统在开口部动脉狭窄性疾病应用的设计制造与优化 |
信朝华 |
埃文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新型分子影像PSMA PET/MR靶向引导中低危前列腺癌冷冻局灶治疗的临床疗效研究 |
刘明 |
北京医院 |
体外立体定向环肺静脉放射消融治疗心房颤动的新策略 |
蔡星星 |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 |
老年髋部骨折后方顶棒支撑复位策略的研究及推广 |
文良元 |
北京医院 |
认知障碍老年人精细运动的动态捕捉与评估 |
李晶 |
北京医院 |
老年人轻度认知障碍风险评估与高危人群识别研究 |
李晋磊 |
北京协和医学院 |
加压训练疗法对老年高血压人群的降压效果和心肺功能改善效果评估 |
汪芳 |
北京医院 |
AI辅助老年人居家骨骼肌健康锻炼系统研发与应用 |
王仲 |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
用于精准引导经会阴前列腺靶向穿刺的超声电磁导航系统的开发与临床应用的研究 |
王建龙 |
北京医院 |
超分子水凝胶给药系统用于老年人结直肠癌术后腹膜转移及腹腔粘连的协同治疗研究 |
王珂 |
西安交通大学 |
乳腺癌曲妥珠单抗耐药逆转新策略:联合RNAi疗法、饥饿疗法、微环境供氧疗法的多功能纳米马达系统的构建与应用 |
孔祥溢 |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
以快速康复为目标的内镜下颅底肿瘤手术个体化颅底重建策略探索 |
刘丕楠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
创新改善力学微环境治疗老年性膝骨关节炎 |
刘爱峰 |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重塑表观转录调节脑功能的抗阿尔茨海默病新药研究 |
刘睿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
基于颈动脉周围脂肪影像-单细胞转录组学的斑块稳定性预测模型研究 |
刘暴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骨吸收和骨形成双重调节剂IMB-E0924G抗骨质疏松的药效及机制研究 |
许艳妮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
一种基于NAD+调控治疗衰老性肌少症的新型细胞因子产品研发 |
李隽 |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
抑郁症治疗新药马钱苷的研究开发 |
张维库 |
中日友好医院 |
基于拉曼光谱技术的便携式口腔癌筛查及智能诊断系统研发及推广 |
张韬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新型脊柱变径皮质骨螺纹螺钉在老年骨质疏松人群腰椎内镜下融合术中的生物力学及产品研发 |
帕尔哈提·热西提 |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便携式脑磁图设备研发及产业化 |
孟琭 |
东北大学 |
智能面部虚拟预测指导下的全数字化全口义齿修复技术 |
原福松 |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 |
依托紧密型医联体建立“三级医院-社区-居家”安宁疗护信息化管理体系 |
顾晋 |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 |
热流固多场仿生模拟介入结直肠癌动脉切除风险预测及科学治疗策略 |
徐钱 |
北京科技大学 |
新型自组装防御肽水凝胶改善化疗后口腔粘膜愈合障碍的技术开发 |
郭玉兴 |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 |
人工智能辅助老年肿瘤患者免疫治疗心脏毒性的评估系统研发和推广 |
程蕾蕾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基于前列腺癌病理和核磁影像的人工智能诊断系统与智能穿刺机器人的研发和有效性探索研究 |
侯惠民 |
北京医院 |
在测定骨关节炎患者下肢骨性旋转力线中低剂量分段式CT技术的建立及AI三维重建测量软件的开发 |
关振鹏 |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 |
多能成体肺干细胞扩增体系建立及功能肺类器官构建 |
张兵芳 |
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 |
基于磁细胞探针的高效循环肿瘤细胞检测系统的创制及应用 |
张帆 |
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 |
基于免疫活性肽水凝胶的肝癌栓塞联合化疗-免疫治疗 |
王志伟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基于提示技术的交互式宫颈癌放疗结构分割基础模型 |
杨瑞杰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瓣叶切割装置预防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时冠脉阻塞的研究 |
冯沅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高度近视黄斑区脉络膜上腔加压球囊及其植入装置的临床转化研究 |
陈欢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多场景一氧化氮控制仪的研发与商业化 |
楚天舒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 |
基于分离-传感的高选择性、高灵敏性肺癌筛查呼气分析系统 |
孙美秀 |
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 |
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新药佳思明尼的研发 |
续洁琨 |
北京中医药大学 |
利用F式分型的新型ISF器械--KAPOK系统 |
范卫东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深圳) |
靶向UCP1抗肥胖创新药MD02的研究与开发 |
强桂芬 |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
咽部菌群作为遗传性血管水肿发作预测标志物的研究及转化 |
王雪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人工尿道括约肌袖套尺寸选择策略—基于术中实时尿道压力监测 |
孟令峰 |
北京医院 |
衰老-围术期多因素协同作用下的全身免疫激活-TEM跨屏障机制在围术期神经认知紊乱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 |
倪诚 |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
中国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多基因风险评分及其在疾病预警中的应用 |
庞军玲 |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